关于县人民政府“转型升级年”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发表时间:2016-02-14 21:43 夹江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15年的工作安排,10月下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和市县人大代表,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转型升级年”1-10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现将调查情况和建议意见报告如下: 一、“转型升级年”主要工作情况 2015年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5.36亿元,居全市第1位;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516元,居全市第四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805元,居全市第六位。1—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居全市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4亿元,居全市第二位;社消零完成41.7亿元,居全市第三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4.7亿元,居全市区县第三位,全县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成”、“稳中有势”、“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的特点。 从项目推进情况看,1—10月,纳入台账管理的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0.2%。其中,30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2.7亿元,超时序进度5个百分点。截止目前,建翔瓷业扩建、康师傅瓶装矿泉水生产线、中心敬老院等27个项目已竣工;外国语实验学校整体迁建、天福茶园扩建、自来水取水口迁建工程等52个项目新开工;青衣江三桥及引道工程、中油新能源、林顿塑胶等29个项目正加快推进;县体育中心、青衣水厂等41个项目正加快前期准备。 从产业结构调整来看,前三季度三次产业结构为14.9:58.3:26.8,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完成36.85亿元,同比增长29.1%;现代服务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5.6亿元,增长9.4%;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4个城市综合项目加快推进;农业项目完成投资6.6亿元,茶叶、蔬菜、林竹、粮油“四个20万亩”优势产业基地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7家,农民合作社193家,家庭农场54家,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面达75%。 从产业创新情况来看,抓好创新创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科技型企业21家,专利84件;新设立企业284户,新增个体工商1424户;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4.98亿元,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7.26亿元;新培育家庭农场26家,电商进农村项目全面实施;15家企业开发生产红坯高档产品,20余家企业使用3D喷墨打印技术,陶瓷技改已完成15条生产线,新增产能2亿平方米。 从“转型升级年”主要做法看,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分析发展形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制发了《夹江县2015年“转型升级年”项目推进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强化措施;出台了《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政策意见》,给予企业和项目支持;出台《购房补贴实施办法》,力促房地产市场回暖;出台《环保达标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帮助企业完成环保达标治理任务。成功举办首届陶博会,积极打造平台;成功申报工信部“中国西部瓷都夹江陶瓷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县,着力打造省级经济开发区、高陶园区两大产业集聚平台。 二、“转型升级年”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转型升级年”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要素保障还不够。资金矛盾较为突出,资金缺口较大,项目受规划、指标、资金、征拆等多种因素交织制约,落地难度加大、周期延长。二是工业增速减慢。市场疲软导致陶瓷销售下滑,部分陶瓷企业停产技改,企业生产线开工率进一步下降,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三是项目开工不足。投资后劲不足,项目开工率低,房地产、商贸、文旅方面新开工的重大项目偏少,特别是2014—2015年的中央预算内项目还有8个没有开工,项目推进进度缓慢,项目体量不够大。四是项目业主投资意愿减弱。在宏观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不振的消极影响下,个别项目业主投资信心不足,重点领域投资减速,投资结构有待优化。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意见 1、坚定发展信心,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带来的新机遇,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全会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力量,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贯穿工作始终。认真对照“转型升级年”以及“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找差距、添措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扎实苦干、奋力攻坚,全面抓好重大项目推进、切实加强新项目开工和入库、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积极拓宽项目投资渠道,以项目的全面完成迅速推进来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2、加大要素保障,推进项目顺利进行 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灵活运用政策,着力解决项目推进中的要素瓶颈,加快推进经开区、高陶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做优做实产业集聚平台,促进项目落地进园。着力抓好项目融资创新工作,积极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改善融资环境,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企业项目资金需求。要集约节约用地,分期供地、精准供地,把有限指标用在刀刃上,妥善解决用地供需矛盾。要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稳增长政策和我县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稳增长措施,以首届陶博会、第二届旅博会、国际投资合作洽谈会等重大投促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大型平台、各类政策,指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拓展销售市场,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3、加强协调配合,促进创新深化改革 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不断深化改革创新,行政审批部门要不断创新项目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全面落实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减税降费、技能提升等优惠政策,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加快利用互联网等平台,推进电子商务,研究发展飞地经济模式。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健康等领域。 4、科学编制“十三五”,及早谋划明年工作 县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千方百计稳增长,确保完成“转型升级年”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十二五”。要加强对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走向的分析与研判,立足县情、尊重规律,科学合理编制“十三五”规划。要精准对接国家政策鼓励支持投向,做好一批成长型、创新型项目和企业的策划和包装,加强向上汇报对接,进一步梳理2016年投资支撑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提高项目成熟度,力争明年早开工、早建设,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