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城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发表时间:2019-11-21 09:50 关于县城建设和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城环工委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9年工作安排,结合县人大代表对我县城市建设管理的关注与重视,9月25日上午,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工委主任、副主任和部分县人大代表对夹江县城市建设和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听取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城建设和管理的情况报告,并组织与会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对城市建设和管理发表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市建设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县城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城市建设和发展。县城建成区从11平方公里,拓展到12.66平方公里;县城规划区范围从07版150平方公里拓展到17版25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4.4万人,城镇化率达43.51%。 (一)城市规划编制逐步完善。我县城市总体规划先后进行了3次修编,按照总规要求,先后编制了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滨江新区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道路街景规划、消防、交通、旅游、给排水、电力、燃气管道等专项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三大片区”的县城发展规划格局,规划编制不断完善,功能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文化逐步凸显,为我县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市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近年来,我县全面按照城镇化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建成城市主次道路19条15公里,湿地公园一处,完成滨江生态廊道一期,绿化面积约510 亩,亮化率达98%,改造居民生活巷道14余条约3公里,过街天桥2座,公共停车场10处,城市桥梁2座,大小公益性广场7处,垃圾处理厂1座,垃圾填埋厂1座,污水处理厂1座;铺设城市供水管网总长30公里,日供水量3.6万立方米,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9.2%;敷设天然气管线总长1738公里,气化覆盖率达43.7%(按城乡居民用气的户数计算)以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县城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得到较大提升。 (三)住房保障能力快速提升。积极引进房地产开发公司20余家,建成滨海小区、中央公园、滨江第一城、雅河府、棕榈银滩等商品房开发住宅小区达15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63亿元;建成和谐2号至3号 等保障性住房达2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5.1亿元,广泛深入发动,投入25亿元,拆除棚户区旧房约50万平方米,安置拆迁群众约15000人。极大地改善了我县城镇居民居住条件。 (四)城市管理秩序不断加强。一是市容秩序执法有序开展。通过开展各类专项行动,占道经营、流动商贩、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市容“六乱”得到有效治理。二是餐饮油烟控制较好。通过加强巡查和治理,确保餐饮商家及时有效安装净化设备,有效解决市民投诉,提升城区空气质量。三是城区清扫保洁力度加大。年投入1793万元,分片区组织400名环卫工人,对城区177万平米的街面进清扫保洁,同时做好街道清洗和降尘作业,城市卫生得到彻底好转。四是公厕管理进一步加强。不断完善城区17座2类标准公厕管护机制,严格厕所卫生质量,确保达到“六无六净”要求,确保公厕标识标牌齐全、完好、准确,各项规章制度上墙。五是城市功能不断优化。完成市政道路黑化提升改造;完成建设北路、王水井路人行道压印混凝土改造;完成人民市场公厕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城市功能不断优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近几年城市经济发展、城市面貌、城市空间布局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在城市发展规划,智能化管理,城市特色建设等方面还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县城规划滞后。这几年随作各地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空间也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人文城市等概念和行动已深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之中。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县使用的仍然是2007版城市总规(法定年限到2020年),与发展现状差别太大,已无法继续实施。新的城市总规省政府还未得到批复,导致我县城市控规无法编制报批,而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也正处于编制前期阶段,造成城市建设无有效的规划依据。 (二)基础设施薄弱。由于过去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策划、整合、包装和储备等方面不足,加之受部分投融资政策调整影响,大部分建设资金由县财政承担,进一步增加了县财政的资金压力,严重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城市停车场建设欠缺、排污设施不完善、城市内涝问题突出、棚户区改造较慢等。 (三)统筹协调不够。旧城棚改整体推进不平衡。同时由于对城区管网设施建设统筹协调不够,导致城区供水、污水、雨水、燃气、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规划建设各自为政,地上网线胡拉乱扯,虽经近年的综合整治,但统筹协调力度仍然不够,重复开挖、胡拉乱扯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特色彰显不足。近几年我们虽然比较重视特色街道、特色文化的打造,但力度不够,特点不明,规模不足,需要进一步挖掘、包装、打造,进一步加大投入,进一步彰显夹江文化特色。 三、意见建议 (一)加快规划编制落实,助推城市发展。规划是城市发展和管理的基础,具有引领主导城市未来建设走向的重要作用。一要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区开发规划,发现建筑物临时改变使用功能、产业用地改变性质等问题的,要及时依法严肃处理。二要认真搞好并加快城市整体规划的编制,坚持多规合一,增强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整体性,不断提高新区规划水平,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三要强化规划执行的法定性、严肃性,做到“阳光”规划、“阳光”实施、“阳光”验收,以避免规划执行的随意性。要在全县普及城市规划法知识,强化规划意识,特别是要强化各级干部的规划执行意识,不断推进我县城市建设发展向更优质方向发展。 (二)强化统筹协调密度,凝聚建设合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集中统筹管理,共同推进城市建设。一是统一规划,涉及到城市建设项目和内容,力争规划在一张图纸上,防止各画各图,做到大规划与小规划一盘棋。二是统一建设,城市建设项目既要安排有序,做到整体推进,又要做到重点突出,避免重复建设。三是统一打造,结合县域经济特色,深挖县域经济、文化、产业、历史特色,着力打造城市文化特色风貌,努力提升城市内涵。 (三)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增添城市活力。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使城市管理从突击整治向长效治理转变,在常态化、精细化、标准化上下功夫,一手抓日常防反弹,一手抓制度求长效。二是要运用科技手段,大力建设智慧城市平台。依托筹建中的“智慧夹江”政务平台,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共享城市公共资源,建设集感知、分析、管理、指挥、服务“五位一体”的“智慧城管”,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管理”变为“绣花管理”、由“单一监管”变为“多项监管”、由“人工管理”变为“智能管理”,建立更加精准、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三是要巩固创卫成果,强化城市管理执法。进一步加大对城市占道经营、违章搭建、抛撒滴漏、噪音污染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强化城管执法,巩固创卫成果,规范城市秩序,营造干净、整洁、清爽的城市环境,给居民创造良好的宜居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