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为民正当时发表时间:2015-11-25 22:12 履职为民正当时 ——记人大代表、省米兰诺陶瓷公司董事长胡正华 1月16日,省人大代表胡正华来到夹江县黄土镇凤桥村听取和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做准备。身为四川省米兰诺陶瓷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虽然公司事务繁忙,但胡正华还是经常深入基层听取群众的意见。 真情帮困赢民心 “做好人,做好砖。”这句话醒目地刻在米兰诺公司销售大厅的墙壁上,也是胡正华始终坚持的做人信条。 胡正华14岁外出学做泥水匠;20岁自买拖拉机跑工地; 1993年,他牵头成立了夹江县首家责任有限公司——夹江县实强有限责任公司,并出任董事长。1997年,34岁的胡正华辞去董事长职务,带着仅有的30万资金,建起了第一条陶瓷生产线。随后5年,他的公司以每年新增1条生产线的速度迅猛发展,5个分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今,企业员工逾2000人,固定资产近6个亿。 员工的增加、企业的发展壮大,也让各种社会事务纷沓而至。开学时,有的员工因无钱供子女上学而神情忧伤;生病时,有的员工因家庭贫困而心急火燎;修桥修路时,有的项目因资金短缺而无法进行……这些情况让胡正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让他果断作出决定:职工及家属子女、企业周边村社开展公益事业遇到困难时,由公司按规定予以资助,特别困难的,由他本人出资给予帮助。员工子女考上大学,公司予以学费补助。 无私的帮助、主动的承担,让胡正华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2011年胡正华当选为夹江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并选为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同年,当选为乐山市六届人大代表;2012年,他当选为省十二届人大代表。 带民致富奔小康 “一人富不算富,群众富才是真正的富。”胡正华代表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9年,胡正华无偿捐资25万元为家乡凤桥村修建起集中供水设备;逢年过节,胡正华都要对凤桥村6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全村的残疾人、困难群众进行慰问。2010年,为带动群众致富、提升家乡的产业发展,胡正华先期流转土地150亩发展花卉苗木,就地吸纳200多名劳动力到苗木场工作。在他的带动下,先后有10多家产业大户到凤桥村流转土地种植葡萄、药材等。目前,全村3000多亩土地已流转1500多亩发展特色产业,吸纳当地劳动力400多人,每年为全村群众人均增加纯收入3500多元。 2013年,胡正华捐资100万用于支持凤桥村新农村建设。项目实施后,他又垫资300多万用于前期工作的开展。如今,在凤桥村一个占地1500平方米,集便民医疗、金融服务、超市购物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村民广场初具雏形。目前,一条长3400米、宽8米的水泥路贯穿全村,村容风貌焕然一新。筑巢引凤,1000多万的建设资金正陆续投向凤桥村,已有多家企业表示将入驻凤桥村共谋今后的发展。 真心为民履好职 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胡正华有敏锐的发展眼光。走出去眼界的拓宽,让他找准了县域经济社会与外界发展的差距。“西部瓷都夹江要上档升级,陶瓷产业就要向高端产业迈进,实现陶瓷产业专业化、园区化、高端化。”“打造宜居城市、建设美丽新夹江,就要调整城市规划,治理搬迁城市建设范围内的污染企业。”在市、县人大会议上,胡正华通过书面提交代表建议、会议发言等,竭力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鼓与呼。“没想到,我的建议引起了市县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初步实现。”乐山市夹江高端陶瓷产业园区已经成功展现在夹江版图上,园区规划总面积6.5平方公里,主要引进高端陶瓷企业及配套产业,力争到2020年,累计实现产值500亿元。 “企业再忙,我也不请假。只要是调研、视察活动,我始终是‘全勤’报到。”胡正华充分利用代表小组活动、视察调研等机会,主动深入乡村、企业了解基层情况,走家访户掌握群众生产生活、家庭收入的真实情况。 在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胡正华书面提交了《关于加强中国西部瓷都发展的建议》、《关于支持打造峨眉前山综合旅游度假区的建议》5份代表建议,一份份建议内容详实、数据充实、措施具体,对推动夹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程、新兴项目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即将召开,胡正华准备提出利用成都双流机场高速公路第二通道进行成乐高速公路扩容;关于将成乐高速公路夹江站扩站、观音滩半互通改为全互通等3条建议。 当选省、市、县人大代表,胡正华跟随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参加了2次G20工商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峰会。“走出去,我才真正品味出了‘国家’、‘民族’含义,深刻领悟了人大代表所要承担的职责。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千方百计推动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回报当今社会。” 胡正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实践的。 |